纳米体育对于行业内优质房企,以前的说法是“招保万金”纳米体育,现在的说法是“中华万龙”。
很多小白就喜欢拿一些房企销售额排行榜和应届生待遇来忽悠人,其实真正在行业内干过的地产从业者都知道,评价房企真正优劣,标准很多元,主要有如下几点。
为了便于叙述,先上一张2019年地产开发商销售额排行榜,先给各位刚毕业的同学们看看如今地产江湖的座次。
先说TOP20,这里面的开发商基本是目前房企的第一梯队,大部分应该是能在未来几年地产行业的洗牌中,至少能保证活下去不掉队的企业。
作为高周转的代表性企业,宇宙第一大房企一直有点低调老农的感觉,一如其创始人杨国强一样,低调的成长为地产巨无霸,挺朴实的企业风格。实话实说,碧桂园拥有着非常严密的完善的运营体系,项目高周转和资金高周转的经验,都是通过他们开发过的几千几万个项目给积累和迭代出来的,从某种程度来说,碧桂园的知识体系对行业内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对于新人来说,都能快速的熟悉地产的操盘模式和各个模块,并且培养比较强的执行力,快速成长。 但你问我推荐不推荐?我是不太推荐的。一方面是碧桂园的项目大多数都是位于三四五六线万平的住宅,定位中低端,技术含量和项目知名度不高,不利于地产人进行综合履历积累,特别是写字楼和商业方面的经验。第二点是众所周知的高周转,而且是比较极致的高周转,在碧桂园形成的特点和能力,未必适用于新时期的地产新格局,也未必适用于其他企业。 第三方面是简历的含金量,因为各方面的原因,特别是碧桂园的提拔晋升在行业还是属于非常快的,但其履历的含金量并不是很高,跳槽出来后的受欢迎程度和第一梯队还是有明显差距的。 碧桂园比较适合于在施工单位有2-5年经验的年轻人,作为从乙方向甲方转型的一个跳板,在大企业里面算是门槛比较低的。 当然像前两年被舆论猛批的“当天出图”“安全事故”等等,我不喜欢跟风黑碧桂园,那都是外行的狂欢而已,当市场整体上行的时候,作为体量巨无霸,树大招风是不可避免的。碧桂园只是恰好成为了社会对房价猛涨的出气筒而已。在公关和作秀方面,碧桂园还是需要像恒大好好学习学习。
一个词形容万科,就是”情怀“,这也是王石留给万科最宝贵的财富。作为地产行业有口皆碑的黄埔军校,万科确实是一家很不一样的公司,和大多数开发商不一样,万科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企业,他并没有传统家族企业或私人老板的浓厚烙印。无论是现代化治理体系,股权结构,职业经理人体制,管理系统和新型建筑技术,小草计划的探索,始终都是行业内模仿的对象。同时也始终保持迅猛的规模增长态势,当然自从郁亮接手以后,整体风格还是发生了转变,更加聚焦于地产主业,收缩多元化业务。但唯一不变的,背后的大股东从华润到深圳地铁,再到请来祝九胜,万科非常聪明,他清楚怎样在体制和资本市场寻找到最好的平衡,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绝佳的避风港,又兼顾保证治理方式的现代性。 从个人职业发展来说,万科新动力的培养和职业晋升通道肯定是通畅的,同时简历的含金量非常高,非常受行业认可,万科系出来的中高管基本遍布行业内的大中小地产公司。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万科的薪酬待遇在行业内仅仅属于6分位,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还是更适合作为职业生涯历练和个人履历镀金的一个跳板。
恒大在地产开发的主业上,和碧桂园是类似的打法,主攻三四五六线那一波棚改大潮一下奠定了头部房企的地位。在舆论造势上,许家印是个高手,紧紧跟随国家政策走,组织大军搞扶贫,搞足球,搞矿泉水,搞粮油,搞电动车,搞全国楼盘七五折促销,千万年薪请任泽平。反正就是地产界的网红,天天上头条。 如果你说在恒大工作怎么样?这个我就不多加评价了,网上的吐槽太多了,首屈一指就是恒房通,还有内部的各种考核,对于年轻人来说,无论是工作强度,压力,企业文化,薪酬待遇,求职竞争力都不是很理想。当然对于总监级以上的人员,在恒大还是待遇很不错的,特别是中高层,待遇还是很猛的。
这是个彻底融入了孙宏斌基因和精神的公司,营销能力非常突出纳米体育,各职能条线的工作都是围绕营销展开,推行打鸡血的全民营销战略和狼性文化;作为并购王,左吞乐视右买万达,白衣骑士出尽了风头。但具体到公司层面,项目总的实际权力挺小的,人员流动情况也比较大。在加班,流程繁琐性,人员优化等方面槽点也很多。公司高官以老融创为主,职业经理人的上升通道有限。所以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,需要谨慎考虑。
作为军工背景的央企,保利着实是低调的实力派。不愁项目,不愁资金,不愁土地。全国的重点城市基本都有布局,基本待遇不算高,但承诺的奖金绝对不落空。工作压力不太大,发展平台很稳健,但因为国企体制,晋升比较慢。算是很优质的offer,适合追求工作和家庭平衡的人,同时隐性福利不错,能保证一份体面的生活。
世界500强的国企,很爱做地标,参考武汉636米绿地中心。负债率很高,利润率很低,官僚文化和酒文化都比较严重,薪资也不高,培养体系也一般,典型的国企风格和做派。从职业发展来看,不属于好的去处。
地产利润王,管培项目海之子是行业内最负盛名的金字招牌之一,曾经万科的“海盗计划”,就是专门定向从中海挖人。作为职业生涯的起步平台,绝对是足够强劲的,简历含金量特别高。从中海出来的人,比较有抱团和圈子文化,基本上在各大开发商的高管团队里,都会有中海人的影子。作为央企平台,发展和规模都非常稳健,资金和土地都不会有太大问题。从员工个人角度出发,中海的待遇在行业内肯定是中等偏低的,但是简历镀金的作用,给你的职业生涯和未来薪酬,岗位带来的提升,那绝对是无法衡量的资源。
江苏常州起家的地产圈黑马,本质上也是高周转模式。但能够将刚需住宅+商业双轮驱动玩的转的,国内还真没有几家,旗下的吾悦广场项目也是遍布全国。从规模扩张的角度来说,新城无疑是后起之秀里面最突出的一家,本来应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房企。但随着快速发展,企业管理的混乱,工程质量和维权频出,高负债率,最严重的是去年爆发的黑天鹅事件,现老板入狱,2000多亿的巨舰由1987年生的大公子掌舵,这一切都预示着新城的未来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。
老牌房企,豪宅和地标专业户,代表项目有上海深坑酒店和深圳600米地标,老板许荣茂的政商资源相当雄厚,发展较为稳健,曾经一度掉队,如今又重回前十行列。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,资金实力强,今年大举并购泰禾,福晟,粤泰大量项目,未来发展势头迅猛。世茂虽然低调,但对于管培生的培养,在中华万龙以外,却是口碑很高的,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吕翼,1983年出生,2008届世茂管培生,如今已成为世茂最大的世茂海峡区域公司负责人,并已兼并世茂华南区域公司。同时今年1月已胜任集团执行董事,跻身核心决策层,可谓前途无量。世茂的简历履历含金量较高,比较受市场认可,但工作压力也较大。
(10)华润: 地产第一梯队,华润的牛不仅仅是超强的红色背景,更体现在商业项目的巨无霸地位。万象城万象天地大家应该都体验过,作为和万达广场分庭抗礼的一支,华润在中高端商业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。华润还有个特点是招人对颜值的要求比较高,所以有意求职者,面试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形象。薪酬待遇在行业内偏低,但加班强度略高,在第一梯队中略逊于中海,龙湖,万科。但对于有志于在商业,办公建筑领域发展的可重点关注。
龙湖的“仕官生”培养体系,甚至略强于“中海海之子”和“万科新动力”项目。从重庆起家的龙湖,既有对于园林品质的极致追求和研究,也有管理方面不断的探索,龙湖出去的人往往会受到额外的重视和提升。不过在龙湖工作,是需要有很强的承压能力的,非常注重年轻人的培养,给机会给平台给足够的晋升机会,但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也非常大,薪酬在第一梯队里面算是最高的了,团队精英化,作为应届生的职业生涯起点或是社招人的职业生涯镀金所,都是很好的选择。
老牌国企房企,曾经的“招保万金”之一,与金地类似,近年来规模发展不算基金,在广深地区知名度和认可度比较高,但在其他区域较弱。开发项目以综合体和产业园区为主,在深圳地区有很强的资源和实力。整体工作强度不算高,相对闽系来说算是比较佛系的,但近年来也在提倡狼性文化,但内部仍无法脱离国企作风。虽然含金量比不上过往,但作为工作和生活平衡,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。
(13)阳光城: 作为近年来闽系里最耀眼的房企,阳光城很特别,老板林腾蛟也很特别。他很有野心,也懂得充分放权,比很多私企老板的眼界要高。从陈凯时代到张海民时代再到如今的朱荣斌时代,阳光城始终都不缺少话题。从区域公司裂变到收拢,阳光城的企业战略也随着地产形势的变化而改变。总体来说,阳光城的项目比较一般,较集中于二三四线城市的住宅项目为主,由于众多精英职业经理人的加盟,管理体系比较现代化和先进。“光之子”人才培养项目的口碑尚可,开发周转速度快,工作压力较大。薪酬待遇属于行业较高水平。
和招商类似,老牌国企房企,曾经的“招保万金”之一,近年来虽然业绩有所下滑,但实力绝对不容小觑,工作强度不算太大,管理体制完善,金地出去的人才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很高。各项待遇和福利在同等国企中属于较高水平。近年来金地除了地产主业外,也在着力发展代建业务。综合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行情走势来看,金地属于当下非常优质的Offer。
近年来很优质的黑马房企之一,企业架构比较扁平化,管理体系现代,但仍然需要持续完善。工作强度很高,加班情况较严重,提倡狼性文化,非常热衷于追求人均效能。高管热衷于沙漠徒步,旭辉员工的颜值整体水平还是比较高的。旭辉的优势是简历和履历含金量,在第一梯队以外属于很高的水准,同时也是比较舍得砸钱挖人给薪酬的,待遇在行业内属于较高水平。
绿城曾经被打上了深深的宋卫平烙印,这曾经是一个极度重视产品品质的公司,在行业内与龙湖齐名,从某种程度来说,感觉宋卫平有点像是个产品经理,对内对外都宣传工匠精神。但我并不认为宋卫平是个好的企业领导者,在企业战略方面,始终没有踏准节奏。如今的绿城早已不是曾经的绿城,宋卫平也不再是掌舵者,如今已是央企中交全面掌控,开始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,然而这两年业绩,内部制度体系,职场氛围,培训都不尽如人意。绿城的老人们纷纷出走,如今重心都在蓝城这一块,在代建业务目前属于口碑,实力,规模在国内都是比较领先的纳米体育。
江苏起家的房企,老板陈锦石靠做施工出身,早些年形象不佳,发展中规中矩。2017年老板重金挖来了地产界超级职业经理人陈凯,3年内将规模翻了4倍,并且给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。虽然也有行业形势的加成,但不得不说,陈凯的体系搭建和梳理能力实在是超强,非常适合带动中小型野心房企规模起飞。不过2020年2月纳米体育,陈凯已正式离职,中南由85年出生的少东家陈昱含掌舵。这几年虽然规模冲上去了,但弊端也不少,负债率高,盈利能力较差,项目质量普遍一般。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,企业并没有太强的优势,优质的职业经理人集中于高管层,中基层的人员流动性较大,简历的含金量一般。
(18)金科: 重庆起家的房企,在西南地区发展的还不错,但是口碑很一般。之前老板割韭菜,还陷入和融创孙宏斌的股权争夺战,近几年拿地很凶猛,不过负债率也是节节攀升,不过拿的很多都是三四线城市的地,受政策和金融影响较大,后期要谨慎。从职业发展角度来说,工作压力较大,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很一般,履历含金量和市场认可度较弱。
说到金茂,必提金茂府,作为产品力非常强的一家公司,而且还是中化旗下的国企,无论是规模,产品力,土地,融资,企业治理体系等各方面都算是比较优质均衡的选择,金茂在国企中比较另类,整体氛围和追求比较有活力和野心,注重创新和科技。从职业发展角度,薪酬待遇不错,培养体系和晋升体系都较强,市场认可度较高,我认为是属于非常优质的选择。
典型的闽系房企,发展路径和阳光城,融信,新力挺像的。激进的融资,拿地,全国化布局,把总部搬到上海。莆田系三兄弟都比较传奇,老大欧宗金,拥有福建欧氏投资集团;老二欧宗荣,正荣集团当家人;老三欧宗洪,融信集团创始人。正荣老板早年就是跟着大哥在江西干包工头,市政施工起家的。总体来说,正荣相对比较务实低调,薪酬待遇属于行业很高的水平,但近年来高管变动频繁,内部管理体系,晋升机制中规中矩。对于社招求发展人员属于比较好的平台,但对于校招生,建议要多比较一下。
再说下top20-top40之间的中型开发商的战斗,这个区间的开发商,就逐渐开始分层了,有一些负债率过高,前几年的投资和经营失当的团队,明显掉队了。对,我说的就是泰禾。
浙江起家,路子很野的一家企业,规模是很猛,槽点也很多。号称小碧桂园,基本全盘对标碧桂园的战略和模式。亮点是偷师了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管理模式,槽点就更多了,比如宣传口号是“只要干不死,就往死里干”“所谓的跟投模式”,中梁拿地非常凶猛,但大多数集中在三四五线,公司管理体系比较不成熟。从职业发展来说,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靠产城模式曾经爆发过的河北房企,曾经非常风光闯入行业前十,分产城板块和孔雀城板块(住宅),说白了就是以产业园区运营招商为噱头,从大城市周边的县城低价拿地,实质还是以住宅盈利,在河北玩得转,在其他地区想要复制这种模式的时候玩不转。近几年风头已不在,平安入股,王文学不再绝对控股。从职业发展角度来说,华夏的内部管理较混乱,组织架构经常变化,酒文化浓厚,给的待遇是行业顶级,但很多职业经理人干几个月就掉。无论是社招和校招,都要充分对比手头筹码,谨慎考虑。
曾经的华南五虎之一,在广州珠江新城曾经有大量的土地储备,有两个联席老板,张力和香港人李思廉。近几年没有踏准市场节奏,被碧桂园和恒大远远抛下,曾经200亿收购万达77家酒店。富力不仅规模没有趁着棚改东风冲上去,且如今负债率严重高企,无论是产品本身,内部管理,人才培养等都口碑不佳。
莆田系三巨头的老三欧宗洪创办的企业;其二哥欧宗荣是20强房企正荣集团当家人;从性格来说,老三激进,二哥相对保守。2016上海静安土拍石破天惊的全国单价地王,让融信一下打响名气。但本质上还是典型的闽系家族企业,内部的管理,人才认可度等都属于中等水平。
国资背景房企,一直都不温不火。不缺项目不缺资金,也没啥发展野心。产品走中高端路线,在北方实力较强,大湾区也有挺强的项目储备。内部管理有抱团现象,外部人员未必能融入,职业晋升不算快,薪酬待遇中等。反正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说,属于比较中庸的企业,发不了也饿不死,慢慢熬。
四川起家的企业,近几年有全国化的野心,但无奈企业战略没踩到正确的节奏上。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比较混乱,待遇可能高,但离职率同样高。企业的产品力,人才口碑都不佳。
河北排老二的房企,主攻三四五六线城市,内部管理挺混乱,资金压力大。总包用的是自家的施工单位荣盛建设,薪酬待遇一般。
曾经的华南五虎,发迹于中山,近几年不算激进,而且投资有一定失误,重仓了较多海南和云南的文旅项目,所以规模也没有跟上一线房企的脚步。老板陈卓林很有意思,是个深度文艺爱好者,爱好粤剧,甚至出版了自己的《心曲雅韵》的粤剧专辑。从职业发展角度,雅居乐比较关注职业化,制度化的推进,对员工也算是比较兼顾工作和生活,氛围还是比较轻松的。但体制还是有点臃肿和官僚主义,建议谨慎看好。
粤港澳新四小龙之一,深耕华南,土地储备较丰富,企业氛围比较稳健务实,近年来发展迅猛。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,薪酬待遇不错,培训机制和晋升体系都较好,近年来也吸引了较多万科背景的优秀职业经理人。
浙系房企,发展势头挺强,知名度集中于长三角一带,全国化的脚步偏慢。中高层待遇不错,基层一般。董事长非常不错,但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,却谈不上先进。公司的理念是非常注重管培生,但实际的培养体系却很一般。总体来说,公司并算是有野心和进取心,但各项规程制度和管理模式却亟需改良或完善,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走样,系统性全局观的人才还是略微欠缺。需要一个陈凯式超强光环的职业经理人,或许能带领祥生走向更光明的未来。
又是一家浙系,杭州老大,力压浙系老大哥。单纯从产品层面,我认为滨江和曾经的绿城都是值得尊敬的。在浙江的拥趸还是非常多的,口碑很好,走中高端路线,基本是在杭州和周边区域深耕。滨江2019年销售额突破千亿,但权益额非常低,水分和泡沫较大。从产品和运营方面,滨江可以说是佼佼者。但是从全国化发展的战略来说,还是需要引入更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才行。从个人职业发展来看,滨江的福利待遇不错,人员流动性较低,简历含金量较高。属于较优质的企业。
提到建业,不能不提胡葆森的名字,作为“92派”的一员,和他同期的有刘晓光、冯仑、黄怒波、潘石屹、任志强、宋卫平等大名鼎鼎的人物。然而深耕河南28年,却迟迟没有迈出全国化布局的脚步,深耕未必是坏事,但河南不是大湾区,也不是长三角。建业的项目布局以三四五线城市居多,这在行业形势严峻的当下,对其资产负债,项目运营,销售回款均将造成较大的影响。建业的待遇从行业来看属于中等偏低,工作强度也不小。但因项目集中于河南,和同地区大部分行业相比,薪资还是有优势的。虽然企业成长性一般,但如果是有志于在河南本地长期发展的人来说,也算是个还不错的选择吧。
粤港澳新四小龙之一,深耕大湾区的房企,在深圳,惠州,佛山都非常有竞争力。奉行的也是高周转的模式,总包挂自己龙光建设的壳,产品力一般,内部的运营体系和管理能力都充其量是区域性房企的水平。但潮汕老板布局和买地的眼光实在是毒辣,基本都踩在点上了,大湾区土储非常丰富。从公司发展的角度肯定看好,但从员工职业发展的角度,其履历含金量不高,并不算是个好的选择。
作为京城房企,曾经非常辉煌过,作为有国资背景的企业,在当前激烈的市场行情下有点另类,稳字当头,“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”。近几年也在积极布局,特别热衷于和其他房企联合拿地,目前负债率也是较为高企。好在首开的低利率融资能力还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。基于职业发展方面,首开较为低调和神秘,人员流动性较低,岗位晋升和人才培养机制和市场上主流房企还是有一定区别的。对于追求稳定的求职者来说,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(35)美的: 作为制造业企业做地产开发的龙头,项目主要集中于三四线城市,其管理模式会让很多地产人较难适应。作为企业来说,美的有其优势,主要体现在凭借实体制造业所积累的政府关系,拿地和融资渠道,现金流保证等。但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,其内部管理较主流房企相比,体系化能力较弱,优秀职业经理人不足,薪酬水平虽属中等偏上,但不足以掩盖组织发展过程中的较多弊端。
作为国企,中铁建地产投资方面的业务是很低调的,2019年也迈入千亿房企的门槛,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。注册地是在珠海,全国化发展,对于广州南沙特别青睐。企业的管理模式,组织架构就是很典型的国企特点。待遇偏低,岗位晋升缓慢,不过工作压力也不算太高,适合养老吧。
如果你在深圳,那你一定听过卓越的大名。作为深圳的写字楼大王,同时还开发了若干高端住宅和商业项目,早几年做商业的那批人水平还是非常高的。但自从去年的XX配合调查事件后,整体行事风格趋于低调,已有部分中高管流失,后续发展需谨慎观望。
院子系列曾经是行业内石破天惊的高端产品系列,泰禾前两年也一度是闽系的老大,泰禾的产品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是毋庸置疑的。无奈黄老板在追求规模扩张的道路上过于激进,才导致如今这般境地。债务压身,已经开始出售项目舒缓资金困境,特别是千年还爆出裁员禾苗生的负面新闻,品牌形象一落千丈。不知道泰禾是否还能挺过来。
粤港澳新四小龙之一,深耕大湾区的区域性房企,实力非常非常强劲,深圳的旧改王,手握大量的土储。如果不是郭老板当年出了那档子事,我想佳兆业早已跻身十强,成为现在的头部房企了。上述都是公司层面的评价。从职业发展来看,佳兆业最负盛名的就是叼人文化,内部管理过于严苛,职业经理人流失率过大,人力资源部长期在招人,从职业发展和人才吸引的角度看,在当下已经无法再现曾经风光无限的风采。
华为珠海国资委控股的龙头国企,华发近几年一直在加速扩张,虽然内部还是有浓浓的国企味,但市场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。企业的管理水平一般,虽然老板有想法,但公司整体水平和员工的水平还是没跟上。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,中基层员工薪酬中等,晋升较慢,培养体系一般,但工作强度一般,适合追求稳定生活的人。不适合风风火火希望打拼干事业的人。
接下来是top40-top50之间的地产公司。这个公司的特点是,喜欢喊冲千亿的口号,喜欢招明星职业经理人过去当总裁。
(41)新力:作为江西老大,2020年头一遭就爆了个大新闻,把地产界明星经理人陈凯给请来了。陈凯的履历不用多介绍,早点华润龙湖出身,后来履职阳光城和中南,特别擅长给中小型企业做战略规划和组织梳理,而且都有成效。新力像大多数激进扩张的闽系一样,把总部也迁到了上海,从土地储备来看,一线城市和优质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不多,这终究将是个隐患。毕竟底蕴不足,行业也很难再现2014-2017的机遇和盛景。就看陈凯是否能施展奇妙的魔法了。从职业发展角度,新力的老板是个有野心和梦想的人,近几年优秀职业经理人也较多,企业应该是具备不错的机会纳米体育,薪酬待遇中等偏上。2020年,相信新力应该能成为一匹黑马。
作为闽系的一员,金辉曾经和排名46位的融侨有过一段珠联璧合的往事。地产圈曾经流传过一篇挺火的文章“闽系房企和它们的江湖”,当故事看还挺有意思的,转给大家看下。回到正题,金辉在一众激进的闽系房企里面,风格还算是相对稳健的。但前段时间圈内传出金辉某区域公司批量裁员的消息(尚未证实),债务压顶的2020,日子都不好过啊。
又是一家闽系,老板早年是在东北卖挖掘机配件的。这家公司早早布局了各大一线城市,在中型房企中算是比较均衡的,组织体系,职业经理人水平,管理模式。对应届生的招聘要求偏高,工资待遇不错,但产品力一般,且离职率偏高,前两年工程项目安全事故频发,企业在高歌猛进的同时,还需不断完善管理体系。
作为粤港澳新四小龙的吊车尾,合景这几年的发展其实不尽如人意,企业管理体系,培训体系都一般,被吐槽较多,工作强度大,但企业战略让员工摸不着脑袋。对于校招生给的薪酬倒是挺高,但履历含金量和吸引力着实不足。
很多南方的朋友会把首创和首开弄混淆,确实有点类似,都是发源于北京的房企,都是浓厚的国资背景,在全国化扩张的过程中都颇为低调,2019年开始才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布局。然而和大部分国企不一样的是,首创在扩张过程中属于激进派,大幅度增加土地储备的过程中,负债率也是节节攀升,并且对项目提出了“369”的工期标准,即“3个月取得方案批复,6个月取得施工许可证,9个月取得预售许可证”。然而,激进的战略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成果。步入2020,日子可能会更加不好过。
参见前文“闽系房企和它们的江湖”,曾经与金辉珠联璧合攻城略地,也是福州最早做豪宅的开发商,口碑不一般。但坚守稳健的经营思路,导致在今年来全规模化扩张的大潮中,明显没有跟上趟,如今虽已在全国10多个城市布局,但超过50%的项目仍布局福建,未来发展有较大隐患。从职业发展角度,融侨只能视为区域性发展的家族性房企,待遇虽然还不错,但仍缺乏现代企业的治理体系和优秀职业经理人的氛围。
时代是一家很特别的公司,公司的口号是“做时代的艺术家”,无论是从产品设计,调性,命名体系,营销甚至校园招聘,都有一种地产圈难得一见的文艺风。但是在校招方面,出现和泰禾类似的丑闻,也不是第一次了。整体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,实现全民营销体系,员工整体较年轻,晋升速度较快,薪酬待遇较高。
其实就是以前的中粮地产,中粮置地和大悦城合并了,稳健的国企风,商业地产领域做得很强,在深圳宝安区有大量旧改土地储备,薪酬一般,福利不错,晋升较慢,可以看成是迷你版的华润。如果有志于商业地产这一块的发展,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。
禹州地产在闽系中,并不属于特别激进的类型,始终坚持追求“规模”、“利润”、“风险”三驾马车的平衡,然而从2018年开始,也走上扩张的步伐,但其负债率控制较好,始终没有超过80%的红线,这一点在民营企业尤为可贵,基于稳健的经营政策,较为看好其后续的发展。从职业发展角度,去年执行总裁换将为原泰禾广深区域总裁许珂,也带来一批职业经理人换血,个人认为禹州是一个适合快速发展期年轻人的潜力小黑马。
龙湖高管班底的重庆小黑马,风格奇特,追求小而美,产品力着实有创意。虽然从土地储备,融资投拓等方面,东原并没有体现出特别的水平,但作为地产行业洗牌期的今天,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独一无二的口碑IP,相信这样的企业在吸引更多体系化优秀职业经理人之后,应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欢迎大家向我咨询房地产行业应聘,求职,跳槽,职业规划,应届生校招等方面的问题,我会为你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分析;